2010年8月21日 星期六

賴青松著《從廚房看天下:日本女性「生活者運動」三十年傳奇》

早陣子跟甘甘傾新學期課程時,突然想起一本我以前讀過的書:《從廚房看天下:日本女性「生活者運動」三十年傳奇》,當中提到的「共同購買」和「合作社」都很有趣,值得讓同學看看。
於是,今天一整晚都在忙著把資料素描進電腦。

賴青松著,《從廚房看天下:日本女性「生活者運動」三十年傳奇》(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話說日本有個參政失敗的男人,他很想搞一些地區聯繫來集結跟自己有共同政治理念的人,
於是想到在一個比較新、人均年齡輕和教育水平高的新社區出發,成立一個「生活俱樂部」,提出連結一些人共同買牛奶,藉由集體直接向批發商訂購東西而得到優惠。雖然有幾百人參加,這項活動也會惹來地區原有的零售商仇恨,有不少麻煩的事處理。
總之,當初這個「生活俱樂部」的發展是很政治性,成立的原因純粹是一個男人想開拓個人的人際關係,並無太多對現存消費模式的反思。
不過,參與在其中的人漸漸開始研究自己的商品,開始思考自己一直以來消費的是什麼,如去理解牛奶內的添加物、開發天然方式生產的鼓油......這些做法很能吸引家庭主婦的興趣,因為她們非常關心家人的健康,而她們也成為「生活俱樂部」的主要社員。

我認為書中的五至七章最值得一看:

第5章) 生活俱樂部組織秘笈
這章提到消費者和生產商的關係,以往消費者總是被動的、「硬食」的狀態是否可改變?消費者是否可以奪回消費主權?
「生活俱樂部」最初只是搞「共同購買」,集體和批發商買東西,後來發展至自行聯絡生產者,開發一些健康無添加的產品,期間會為社員舉辦一些課程,讓他們去學習產品是如何製作而成的,藉此令他們有「知識」去消費。
「生活俱樂部」採用「單品」項目,同樣的產品不會有很多不同牌子,如鼓油就只得一種,背後的理念是不必要令消費者五花百門去選,不用受廣告媒體影 響。因為即使產品有很多款式,若消費者對產品本身的生產完全沒介入,沒有足夠「知識」去消費,只是在一堆「不好」的產品中盲目去選。即有很多款式選擇不一 定好,而是要學懂去選擇。
與此同時,當消費者對產品的生產有介入,採用單品消費模式,與生產商之間有關連,他們也就不可不理消費者的要求。

第6章) 我是生活者
這一章提到婦女參政,因為社員發現很多時有一些好想法,最終卻不能把想法帶到議會影響地區政策,而議會中人又很多時不明白那些在婦女間是常識的事 情,如日本有進口稻米配額,有官員想到將兩款進口米和國內米混合成為混合米發售,不過他們都未煮過飯,不知道那兩種米合起來煮會令口感軟硬不一,總之就是 不好吃的。那是所有煮過飯的女人都明白的簡單問題,議會中的男人卻對此非常無知。於是,社員想到推選一些女性社員出來參政,直接將訴求帶到可左右政府政制 決策的層面。當然期間也會遇上困難,如作為議員要處理的不一定是她們原本關心的議題。

第7章) 女性的勞動者自主事業
這一章主要講女性如何參與合作社的營運,還有是她們面對的困難。當異性戀已婚女性成為有收入的員工後,其收入是會影響到家庭所交之稅款。因為日本 夫婦多是共同報稅,政策是前設妻子是沒有收入或只有很少收入,所以每當妻子有收入又到某一金額,先生就不可用「配偶扣除額」,而日本公司一般給員工的已婚 人士津貼也會被取消,最終夫婦要分拆報稅,給予很高的稅金。這欠性別觀點的政策影響到已婚女性,令她們欠缺參與任何有酬勞動的動機,不想不願不敢做收入較 高的工作,最終是直接令兩性於經濟上有不平等的狀況。


雖然全書內容有不少有趣的例子,也常提到「女性力量」之類的字眼,不過其實沒有太多探討男女在合作社中的權力關係,我的理解是此合作社的運作模式 仍然是「男性決策,女性實行」的,而參與的女性不一定明白搞手背後個別的目的,全只是一心想讓家人吃到好、健康、優質的食物,是以花很多時間和心力去參 與。本書的作者卻完全沒有交代及反省此模式的問題。

另外,當女性參與合作社和多做社區服務,很多時都受原本的家庭成員阻礙,如被老公或家公家婆批評花不夠多時間處理家務和照顧孩子,並說一些單打的 話,書中引述的其中一句是一個老公對老婆說:「妳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反正我已成了妳想要的--空氣的存在」。這很明顯是很具攻擊性和很誨氣的說話,奇怪 的是這本書的作者(男人)卻將這話形容是「夫婦間的另一種體貼和妥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