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3日 星期五

春天實驗劇團《一樹梨花壓海棠 Lolita is Mine》

簡介:
Lolita,不只是一個名字。她,代表著一種孩子氣的誘惑。
面對這一種妖邪的挑逗,一個男人就算極力壓抑,
也掩蓋不了自己想佔有她的心。
劇本靈感源自 Vladimir Nabokov 於一九五五年發表的著作《Lolita》;故事由一個中年的教授,愛上了自己的繼女開始。當繼女天真而大膽地用身體挑釁自己,他該如何面對自己的慾望?


導演、編劇:李慧心
演出者:歐錦棠、麥智鈞、陳健豪、吕廸明
觀看場次:2010年9月3日 8:15pm
---------
最近,我發現不少戲劇的題材都跟「性」或「性別」有關!
當然,儘管單張上出現誘人的「性/別」、「女人」、「女性主義」字眼,
甚至開宗明義說要探討「兩性關係」、表達「女性經驗」......
我仍然有足夠定力,知道那些劇不必然是「我杯茶」(笑)。

不過,既然自己在新學期當「性別與戲劇」的助教,
我覺得自己是有責任去update自己,更多地接觸新近的戲劇,
從而跟學生有更多討論。

說回今晚看的劇《一樹梨花壓海棠 Lolita is Mine》,
當初我是很猶豫的,因為我擔心此劇會被演繹為單純的愛情故事、戀人因為年齡差距和身份問題而為世所迫之類......
我覺得此劇最基本要有的是將男女主角間的權力關係表現出來,即一方面Lolita的一些特質令教授不能自拔,同時教授因著「繼父」長輩身份和其經濟能力,反過來也令Lolita被牽制。
我覺得今次的劇本和演員演繹尚能表現出我心中所想。
不過,我為Lolita的媽媽不斷被稱為「中年海象」感難過,
教授其實只是一個性格極為低劣卑鄙的戀童者,而且是假道學的偽君子。

歐錦棠的演技自然有保證,吕廸明演活姣婆,這都令人驚喜。
另外,我覺得演Lolita的麥智鈞樣子有點像薜凱琪。

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新婦女協進會「韓國考察性別預算之旅簡報會」

今天參與了由【新婦女協進會】舉辦的「韓國考察性別預算之旅簡報會」
日期:2010年8月28日(六)
時間:下午3:00 至 5:30
地點:九龍油麻地彌敦道574至576號和富商業大廈501室(職工盟油麻地培訓中心)

雖然我在中學時期唸的是商科,但實際上對經濟、會計之類的課題很不熟悉,
深感「性別預算」是一個難懂的課題,所以很想藉由參與是次簡報會多了解一下相關的資料。

關於「性別預算」,簡而言之就是具性別意識的財政預算,即在制定政策時從「性別的角度」去考慮。舉例而言,政府現在撥款增加建造業的職位以改善香港失業率,表面上並無不妥,但當以「性別」切入思考,就要反思從事建造業者是男性多抑或是女性多?能改善男性抑或女性的失業率?
「性別預算」仰賴政府的承擔,既有的預算和政策必須有空間容讓作出修改,否則單以性別眼光分析和審核政策後只會徒勞無功。
「理想的」性別財政預算是在計劃、策劃時期已經有性別角度的介入,完成後再進行審核,且依然留有空間去改善。長遠而言,良好的性別預算有助提升人民的性別意識。

韓國的「性別預算」主要由一個名為【性別平等及家庭局】的部門處理,「家庭」相關之事項乃其重點處理的議題。雖然少不免將婦女議題 隱沒於龐大的「家庭」大傘下,可喜的是韓國的「國家財務法」自06年起加入了「性別預算法」,亦即一條財務法在推行前必須同時符合性別預算法。相對很多其 他國家而言,韓國的「性別預算法」在「法律層面」(@@)有著較高的地位。(必須明白有法律的存在跟實際上是否能落實執行可以是有距離的)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的【性別平等及家庭局】和【財經局】同樣有權力向中央政府提供建議以制定財政預算。而婦女團體、(來自婦女團體或有相關背景的)女性議員和婦女事務專家共同合作才能建立一套具性別敏感度的預算。

韓國的民間團體能成為很好的網絡來推動「性別預算」。
【參與式預算委員會】是一個影響地方政府政策的團體,
背後有著一個「民主」的概念,由自薦的市民代表、既有政治架構下的官方代表、民間團體代表和一些隨機委任的市民所組成。平日會對地方政府所制定的預算有所監察,著重的議題是很在地、跟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

大會負責人最後以近日發生的「孩童墮樓事件」為例,跟大家討論如何以性別角度去分析事件:
首先,我們要識別事件背後的議題,如「孩童墮樓」是已發生的單一事件,背後則可能是一個非個別的「孩童被獨留家中」議題。
當得到議題後,就要進行性別化的數據收集,如查詢區內孩童被獨留家中的情況、家庭的男女性成人之就業工種及時間.....
得到數據後再進行分析,從而制定一些可應對問題的計劃,如投放資源以強化可支援雙職家庭的網絡、改善樓房的設計、進行家居安全的公眾教育......
最後是草擬預算,決定應該資金運用的方向。

--------------------
我其實蠻喜歡參加婦進的活動,總覺得場內會有很多關心性別議題的人,
他們都各自在其身處的團體或機構默默耕耘,努力散佈鼓吹「性別平等」的種子,
令我覺得本港的性別運動尚有「希望」!

回家後查閱婦委會和統計處的數據,本港接受大專教育的男女性之比例於近10年(98-08年)是相若的,不過能成為學院內教學的高層卻以男性為 主。不論教育水平,男性一般都比女性有較高的收入,而學歷愈高的男女性所得薪酬之差異亦愈大,即愈讀得多書的女性比有相同學歷的男性有較低的薪水,反而較 低學歷的男女所得的薪酬卻是相若的。
或者,今時今日的社會仍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想法,對求學求知的女性的阻撓如同職場一樣是一道一道的glass ceiling......真可悲!

2010年8月27日 星期五

《女人‧本色 Wonder Women》(2007年)

導演: 黃真真
主演: 梁詠琪, 薜凱琪, 林子祥, 鄭嘉穎, 張敬軒, 聶遠, 阮小儀
故事簡介:97年,梁詠琪飾演角色-成在信是一個積極樂觀且要求嚴格之女強人,於大集團任職財務總監,結婚一年,剛誕下兒子,事業在香港回歸前夕 更上一層樓。但於同一集團工作的丈夫杜林(林子祥飾)卻因濃厚英資背景而失去CEO職位,其棒子移交到擁有廣闊中國人脈關係的程必聰手裡,杜林遂決定獨自 移民新加坡找尋新出路。新任CEO程必聰十分欣賞成在信的能幹和拚勁。
但由97年回歸至07年,香港發生不少事件,而成在信也經歷了不少起起跌跌。
----------
        這套影片雖然以梁詠琪所飾演的女強人為主角,但交代她的故事時穿插了不少香港歷史事件,包括97年回歸、金融風暴、sars等...令我勾起我不 少回憶,感慨良多;每當影片映出時間日子,我不期然會思考自己在那個時間在做什麼?97回歸我正在唸中三,SARS時已經是大一,回想了很多 自己在那段日子的經歷。

       說回影片,其實梁詠琪所謂的「女強人」形象相對一般人的想像而言是很討好的,在事業拚鬥以外,在家總是對丈夫小鳥依人,是個賢妻良母,得知其夫經濟出現困難,立即默默幫助。相反其夫卻因為男性面子問題而作出不少怪異舉動,最終車禍身亡。

       如此的安排不禁令我質疑「女強人」是否必然要以如此方式出現才能令人接受,即從來都是要緊守傳統的賢妻良母角色,在事業上如何厲害最終也只為幫助家庭的男性成員?

       片中梁詠琪喪夫喪子的安排令我有些不滿,不明白為何要有如此的劇情,當然是想加強戲劇性,交代角色陷入低谷,但與此同時,彷彿在強調女性要成為「女強人」必然要有所「犧牲」,變相在「教導」大家:既有的性別角色是不容踰越的!

2010年8月21日 星期六

賴青松著《從廚房看天下:日本女性「生活者運動」三十年傳奇》

早陣子跟甘甘傾新學期課程時,突然想起一本我以前讀過的書:《從廚房看天下:日本女性「生活者運動」三十年傳奇》,當中提到的「共同購買」和「合作社」都很有趣,值得讓同學看看。
於是,今天一整晚都在忙著把資料素描進電腦。

賴青松著,《從廚房看天下:日本女性「生活者運動」三十年傳奇》(臺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

話說日本有個參政失敗的男人,他很想搞一些地區聯繫來集結跟自己有共同政治理念的人,
於是想到在一個比較新、人均年齡輕和教育水平高的新社區出發,成立一個「生活俱樂部」,提出連結一些人共同買牛奶,藉由集體直接向批發商訂購東西而得到優惠。雖然有幾百人參加,這項活動也會惹來地區原有的零售商仇恨,有不少麻煩的事處理。
總之,當初這個「生活俱樂部」的發展是很政治性,成立的原因純粹是一個男人想開拓個人的人際關係,並無太多對現存消費模式的反思。
不過,參與在其中的人漸漸開始研究自己的商品,開始思考自己一直以來消費的是什麼,如去理解牛奶內的添加物、開發天然方式生產的鼓油......這些做法很能吸引家庭主婦的興趣,因為她們非常關心家人的健康,而她們也成為「生活俱樂部」的主要社員。

我認為書中的五至七章最值得一看:

第5章) 生活俱樂部組織秘笈
這章提到消費者和生產商的關係,以往消費者總是被動的、「硬食」的狀態是否可改變?消費者是否可以奪回消費主權?
「生活俱樂部」最初只是搞「共同購買」,集體和批發商買東西,後來發展至自行聯絡生產者,開發一些健康無添加的產品,期間會為社員舉辦一些課程,讓他們去學習產品是如何製作而成的,藉此令他們有「知識」去消費。
「生活俱樂部」採用「單品」項目,同樣的產品不會有很多不同牌子,如鼓油就只得一種,背後的理念是不必要令消費者五花百門去選,不用受廣告媒體影 響。因為即使產品有很多款式,若消費者對產品本身的生產完全沒介入,沒有足夠「知識」去消費,只是在一堆「不好」的產品中盲目去選。即有很多款式選擇不一 定好,而是要學懂去選擇。
與此同時,當消費者對產品的生產有介入,採用單品消費模式,與生產商之間有關連,他們也就不可不理消費者的要求。

第6章) 我是生活者
這一章提到婦女參政,因為社員發現很多時有一些好想法,最終卻不能把想法帶到議會影響地區政策,而議會中人又很多時不明白那些在婦女間是常識的事 情,如日本有進口稻米配額,有官員想到將兩款進口米和國內米混合成為混合米發售,不過他們都未煮過飯,不知道那兩種米合起來煮會令口感軟硬不一,總之就是 不好吃的。那是所有煮過飯的女人都明白的簡單問題,議會中的男人卻對此非常無知。於是,社員想到推選一些女性社員出來參政,直接將訴求帶到可左右政府政制 決策的層面。當然期間也會遇上困難,如作為議員要處理的不一定是她們原本關心的議題。

第7章) 女性的勞動者自主事業
這一章主要講女性如何參與合作社的營運,還有是她們面對的困難。當異性戀已婚女性成為有收入的員工後,其收入是會影響到家庭所交之稅款。因為日本 夫婦多是共同報稅,政策是前設妻子是沒有收入或只有很少收入,所以每當妻子有收入又到某一金額,先生就不可用「配偶扣除額」,而日本公司一般給員工的已婚 人士津貼也會被取消,最終夫婦要分拆報稅,給予很高的稅金。這欠性別觀點的政策影響到已婚女性,令她們欠缺參與任何有酬勞動的動機,不想不願不敢做收入較 高的工作,最終是直接令兩性於經濟上有不平等的狀況。


雖然全書內容有不少有趣的例子,也常提到「女性力量」之類的字眼,不過其實沒有太多探討男女在合作社中的權力關係,我的理解是此合作社的運作模式 仍然是「男性決策,女性實行」的,而參與的女性不一定明白搞手背後個別的目的,全只是一心想讓家人吃到好、健康、優質的食物,是以花很多時間和心力去參 與。本書的作者卻完全沒有交代及反省此模式的問題。

另外,當女性參與合作社和多做社區服務,很多時都受原本的家庭成員阻礙,如被老公或家公家婆批評花不夠多時間處理家務和照顧孩子,並說一些單打的 話,書中引述的其中一句是一個老公對老婆說:「妳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反正我已成了妳想要的--空氣的存在」。這很明顯是很具攻擊性和很誨氣的說話,奇怪 的是這本書的作者(男人)卻將這話形容是「夫婦間的另一種體貼和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