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日期:2009年1月9日
場次: 8:15pm
座位: S14
------------------------------
很老實說,我對焦媛、她的劇團和她的演出從來都沒太大好感,今趟進場看《江青和她的丈夫們》「或許」是被題材吸引。單從中文劇名猜度,整齣劇「或許」是以江青此女性為主體,從女性角度出發去回溯一個政治人物的歷史故事。(我後來才知英文是“I am Chairman Mao's Bitch”)
我在觀劇過程不斷思考此劇表現的「江青」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女)人」?
開首焦媛壓低聲線演年老江青被審判時提出自己「是毛主席的一條狗」,接著慘淡地說「我是人,至少我曾經是個人……」
場景一轉,江青在年輕時代會被稱讚為「有思想有追求的新時代女性」,劇情更交代她作為演員藍蘋時曾演繹「為了做一個『人』而出走」的「娜拉」角色,令「觀眾如癡如狂」,因而走紅。
儘管焦媛和其他男性演員在劇中有不少對白都在反覆強調江青是一個「獨立女性」、「獨立性強的女人」。但是,我覺得江青的「性別」亦因此而被放大,令她彷彿是為「女」先於為「人」。舞蹈員梁菲偶然力竭聲嘶地扣問「為什麼我沒有爸爸」、「我想要爸爸親我愛我」……我將此安排理解為舞蹈員正在形象化地演繹江青的內心世界,表現江青成長時缺乏父愛,而此生命中的缺欠(lack)配合劇情亦發展為一種「戀父」情結,即江青對毛主席的感情是「戀父」投射。
在我看來,劇中江青的命運其實在歷經「女兒→ 女人→ 女兒 (+狗)」的循環,從來既不獨立又不自主,頂多只是一個有點任性有點蠻橫、有多次婚姻/伴侶關係的「女」人。

整體而言,我對《江》劇還是有幾個欣賞點的,包括舞蹈員梁菲熟練靈巧的肢體動作、配樂由鋼琴家即席演奏、演員自所演角色抽離作「說書人」以交代劇情中歷史事件的發展等…值得一提的是劇末以眾演員「爭凳仔」來象徵人們對權力地位的你爭我奪,此具象徵性的演繹方式生動有趣之餘,又很能突顯江青的野心。最後,焦媛演年老的江青自溢而死時先爬上梯子、抓住一條下懸的布條再單手把自己整個人凌空吊起,這很具震撼效果,亦見演員一定的技巧。(這令我想起紹劇雜技武場戲
《男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